Fuhui

IT行业的各个定律


摩尔定律

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于1965年提出,它并不是一个原理,而是一个预测

价格不变,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翻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反摩尔定律

Google的前CEO埃里克.施密特提出

如果一个IT公司现在和18个月前卖掉同样多的同样的产品,它的营业额就要下降一半。反摩尔定律逼着所有的硬件设备公司必须赶上摩尔定律规定的更新速度

贝尔定律

戈登·贝尔(GordonBell,1934-),DEC技术灵魂、小型机之父,最成功的小型机VAX的设计师

如果保持计算机能力不变,微处理器的价格和体积每18个月减小一倍。
它与摩尔定律互相补充,意味着同等价位的处理器速度会越来越快,而同等速度的处理器则会越来越便宜。

吉尔德定律

吉尔德定律的提出者是被称为“数字时代三大思想家”之一的乔治·吉尔德

在未来25年,主干网的带宽将每6个月增加一倍,其增长速度至少是摩尔定律所预测cpu性能增长速度的三倍。

麦特卡尔定律

定律的提出者为以太网的发明人鲍勃·麦特卡尔夫

网络的价值和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网络价值以用户数量的平方的速度增长,N个联结创造出N*N的效益

核心思想:举例来说,电话是一个人打给另一个人,信息是从一个端口到另一个端口,得到的效益是1, 一个电视节目N个人同时收看,信息是从一个端口到N个端口, 得到的效益是N; 而在网上,每一个人都能够连接到N个人,N个人能看到N个人的信息,所以信息的传送效益是N的平方。上网的人数越多,产生的效益越多

按照摩尔定律和吉尔德定律,未来的计算机成本将会持续回落,而网络将呈指数级发展;随着网络用户数量迅速膨胀到数以亿计,网络的价值越发不可估量, 这又与麦特卡尔夫定律不谋而合。在网络经济时代,共享程度越高,拥有的用户群体越大,其价值越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而闭关自守,不愿将信息和技术与他人共享是没有出路的。因此,如何充分领会麦特卡尔夫定律的实质,转变思想,从以往旧经济模式中摆脱出来, 进一步适应网络经济时代的新挑战,已经成为所有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安迪比尔定律

Andy gives,Bill takes away Andy指的是英特尔的前CEO Andy Grove,而Bill指就是Bill Gates

计算机芯片(硬件)一旦更新升级,那么软件就会随之升级,然后吃掉硬件的所有优势

扬尼斯定律

程序员的开发效率每6年提高一倍。

效率6年提高一倍,那么平均每年提高16.6%,如果你自己没有达标,或者止步不前,那么你的价值其实是在下降16.6%。 那么同样对于一家公司,6年内员工数量保持不变,且在正常离职率前提下,如果营业额没有翻一番,那么公司的利润其实在下降

诺维格定理

当一个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以后,就不要再指望在市场占有率上翻番了

基因决定论

一个公司进入成熟期以后,很难在新的领域获得成功

70-20-10

源于原苹果CEO斯库里,它比喻了信息科技市场中的竞争关系。当某个领域发展成熟之后,一般在容不下三个以上的主要竞争者。 行业中一定有一个老大,占据着过半的市场份额,拥有着市场绝对话语权,制定了游戏规则;老二占据着百分之二三十的市场,有时也会进步一些,但总体会一直收到老大的压制; 余下的份额由一群小的企业占据,围绕着老大的游戏规则做自己的小业务

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

墨菲定律

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亦称墨菲法则、墨菲定理。

原文为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根本内容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这其中原因在于,因为机率小,相对的应急措施,防范措施容易存在不到位的情况,这在日常工作中是常见的。资源有限的情况,根据事情四象限,这类事情 一般都会放在不重要不紧急的象限内,但是它仍然是个需要处理的任务,必须解决,不然总会发生

在数理统计中,有一条重要的统计规律:假设某意外事件在一次实验(活动)中发生的概率为p(p>0),则在n次实验(活动)中至少有一次发生的概率为 P=1-(1-p)n。由此可见,无论概率p多么小(即小概率事件),当n越来越大时,P越来越接近1。 所有这里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事情重复发生的次数

帕金森定律

源于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一书的标题

帕金森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

  1. 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
  2. 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
  3. 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 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彼德原理

劳伦斯·彼得(Laurence J.Peter),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现代层级组织学的奠基人,教育哲学博士

每个人在层级组织里都会得到晋升,直到不能胜任为止。换句话说,一个人,无论你有多大的聪明才智,也无论你如何努力进取,总会有一个你胜任不了的职位在等待着你,并且你一定会达到那个位置。这就是著名的彼得原理